在农村,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常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人数偏少的小村多,党建资源分散;基层组织建设强弱不均,弱村内乏实力、外缺助力,成了党建“洼地”;重点项目在矛盾错综复杂的弱村难以推动、阻力重重……
怎么办?浙江金华金东区的对策是,打破以往的单位党建壁垒,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将村、社区、企业、高校等基层组织分区域“捆绑”起来。通过建立86个区域党委,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全覆盖。
“村多村小”资源分散怎么办?
共建组织共享资源
全部508个村(社区)中,500人以下的307个,300人以下的100多个——“村多村小”是金东区的现实状况。在岭下镇甚至出现过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村支部仅有4名党员,只有书记,没有支委。
党员数量太少,党组织不成规模,想在基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谈何容易?金东区委常委、岭下镇党委书记盛锋注意到,“小村一多,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很有限。有点小矛盾,动不动还得闹到镇里来。”
金东区委达成一致意见,从乡镇(街道)到村(社区)中间,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工作平台,实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优化。去年6月,赤松山区域党委作为金东首个区域党组织应运而生,下辖7个村,共有党员274名。
区域党委隶属于乡镇党委,其功能定位该如何把握?当地在探索中明确提出“六不”原则,即区域划分不定规模、组建对象不搞“拉郎配”、管理不打破现有村级组织的自治模式、不包办村级具体事务、不插手村级资产财务、不改变经济核算体系。
至于人员配备方面,党委书记一般由区域内影响力、带动力最强的党组织书记担任,党委委员则由区域内其他基层党组织书记担任。比如赤松山区域党委书记方锦华,口碑一直不错,由他任书记的山口冯村党总支,是该区域唯一的五星级党组织。如今,他的“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区域。农村空巢老人多,居家养老成了大问题。为了让他们吃上可口的热汤热饭,方锦华带着党员干部四处“化缘”,在山口冯村成立了养老服务中心,免费为周边75岁以上老人提供午、晚餐,大受欢迎。
村村联建,是最常见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
在多湖街道高教园区党委的牵头下,3所高校党组织与6个村(社区)党组织建立了互联共建关系。学校为村提供资金援助、公益服务、活动场地,各村则专门安排了助理岗位,供学校选派师生到村工作,既服务了农村,又锻炼了能力。
“我们村子小,能力有限,很多想办的事情办不了,现在村校联合、村村联合,服务上去了,问题解决了。”上古井村书记杨军表示。
基层组织强弱不均怎么办?
以强带弱辐射带动
过去,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东塘村的农房改造工程一直无法启动。区域党委成立后,集中各村力量,为该村筹措专项资金350万元,帮助这一民心工程顺利开工。像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金东俯拾皆是。
基层党组织强弱不均,也是金东区面临的一道棘手难题。数据显示,全区有127个村(社区)为二星级及以下的低星级党组织,将近四分之一。
它们当中,有的是像东塘村那样集体经济薄弱,有的则是基层组织涣散。王宅村因村级财务等历史遗留问题,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区域党委着力从端正村风民风入手,一方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求党员零距离收集、反映民情民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赢民心;另一方面,通过财务及时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决定、村监会监督等,规范村级管理,以顺民气。如今的王宅村党组织工作全面提升,两委班子团结一致,村民关系和谐文明,农业产业欣欣向荣。赤松镇党委书记韩金刚评价:“区域党委使乡镇工作省力了,效果反而更好了。”
村企联建,也是以强带弱的有效模式之一。多湖街道利用金厦集团的自身优势,联合周边的村,以企业带动农村,成立了东湄工业园区党委。
对潭头村村民倪智敏而言,他的命运就因此改写。此前他长期赋闲在家,成天打麻将混日子。区域党委书记朱建忠走访到他家,劝说道:“老这样也不是事儿,你还年轻,不出去工作会和社会脱节!”由区域党委牵线,他加入了风华服饰,从最基层的钉扣子做起,很快成长为公司的行政部经理。“我现在是入党积极分子,随时用实际行动接受组织考验。”倪智敏不无自豪地说。不仅是倪智敏,还有1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东湄工业园区党委的帮助下找到了称心的工作。
“区域化党建有效整合了区域内发展资源,通过强弱结对帮带,发挥了强村强企的辐射带动作用。”金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开勇说。
重点项目难推动怎么办?
调处矛盾共促发展
盛夏的金华,雨水充沛,有时候也多得让人受不了。汀村在武义江上游,潭头村在下游,上游不疏浚,下游往往就会形成内涝。今夏,汀村提前组织力量疏浚,7月上旬的一场特大暴雨过后,潭头村安然无恙。老百姓对干部佩服得不得了,一个劲说:“你们是不是能掐会算呐?”
汀村党支部书记王俭哈哈大笑:“我们哪有那么灵?全靠区域党委凡事想在前面,提前预判,给我们布置了治水疏浚的任务,这才皆大欢喜。”
在金东区,只要重点工程建设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延伸到哪里。杭长高铁、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两个重点工程,都要经过下新屋村,涉及41户农户的拆迁。起先,大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抱团拒签,征迁工作连续三个月进展缓慢。重点项目怎么拖得起?针对该情况,赤松山区域党委组织干部多次前往,挨家挨户走访。一开始老百姓不理解,回回都吃闭门羹。可他们并不气馁,而是以亲情、友情为突破口,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工作。
王根成过去是个难缠的“钉子户”,如今也转变了态度。他不但自己签约,还帮助去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短短一周,就有38户同意签约。随着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干部群众之间也越走越近,越来越亲。
同样作为区域化党建的受益方,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颇有发言权。学院办公室主任蒋莘苗坦言,由于兴修校区,在征地问题上和地方有矛盾,有人甚至冲进校长办公室拍桌子。而村民们为了做生意破坏校园围墙,弄得周边环境又乱又差,学校也束手无策。“多亏区域党组织帮我们调处矛盾,理顺关系。如今,我们亲如一家。”他说道。
“通过建立区域党组织,我们找准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切入口,让党建‘洼地’成了‘高地’,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金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楼伟民表示。
(管筱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