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区的党建工作和老百姓的生活结合得特别好,从小孩到老人,从衣食住行到就业就医,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提起兰州市安宁区开展的“党建引领十有民生”行动,银滩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霞感触很深。
近年来,安宁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为了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宁区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活动载体,开展以“上学有优教、就业有平台、看病有良医、老人有赡养、住房有宜居、失地有保障、弱困有扶助、安全有保证、行为有规范、城市有品位”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十有民生”行动,统筹解决各类民生问题,着力打造“民生党建”品牌。
“区委把民生问题归纳成十大工程,区政府制订实施方案,使党建工作有了载体和切入点,实现了党建工作由‘党委提出,党委实施’向‘党委引导,政府推动’的转变。”安宁区委书记席飞跃说。
8月13日下午5时,75岁的刘奶奶正在费家营社区医院输液。刘奶奶说:“我胆管发炎了,这是老毛病,去大医院输液,不算打车钱,药费一天就要两三百元。现在真是方便,社区医院就在楼下,输两天液才花44元。”
社区建设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安宁区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增强服务功能,健全服务体系,使社区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社区服务中心集便民利民服务、文化体育休闲于一体,声乐、舞蹈、书法、绘画活动,日间照料、爱心食堂、健康讲座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四点半课堂”、小饭桌、图书室、多媒体阅览室等,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62岁的罗为范老人如是说。
安宁区是全省城乡一体示范区,全区所有涉农街道全部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为有效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安宁区把被拆迁失地居民安置、推动居民可持续增收、建立失地居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3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抓好。
银滩路街道城中村改造重建安置小区是安宁区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7个涉农社区的拆迁农户4010户将安置在这里。小区内花坛、回廊、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快捷酒店、综合超市、健身广场等综合配套设施一应俱全。8月16日上午,记者在安置小区见到了正在装修房子的原乱庄村村民葛芳英。按照每人40平方米的拆迁安置标准,葛芳英一家三代6口人分到了三套80平方米的安置房。“两套自住,一套出租。”葛芳英告诉记者,以前种菜每年收入只有七八千元。现在,公公和婆婆每人每月能领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070元,她和丈夫经就业局的免费培训后,在小区工作,每人每月工资1000多元,加上房子出租每月1000元,生活比原来好多了。“党的政策好,我们什么好事都赶上了。”葛芳英笑得很开心。
为全力实现失地居民可持续增收,安宁区加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引导力度,在每个涉农街道扶持一家具有一定实力的经济实体,所得收益主要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积累和失地涉农居民分红。目前,已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体33家,固定资产达6亿余元。
河湾羊角辣椒曾是沙井驿街道河湾社区蔬菜产业的亮点。土地被征用后,河湾社区只剩800余亩耕地。在区里的扶持下,河湾社区加快集体经济步伐,成立“辣椒合作社”,进行辣椒深加工,并创出“金河湾”辣椒品牌。“种植面积减少了,产量减少了,但群众的收益不能减少,大家的生活质量不能下降。”河湾社区党工委书记、社区主任朱宗礼说。
(记者左玉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