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2月7日电 记者韩振)最近,重庆奉节县草堂镇桂兴村村民李美保总往村委会跑,他不是去找村长,而是去看挂在墙上的“权力清单”。有了这张清单,他就不用担心干部办事“吃拿卡要”了。去年以来,奉节县清理规范基层行政权力,力推“权力清单”进村入户,让群众监督村干部,挤压了权力寻租空间。
行政权力不能成“糊涂账”
“以前一些村干部,发证件要收百元的工本费,办事要收一两百元的跑腿费,盖章要收两三百元的盖章费。”奉节县组织部副部长佘春林说,基层干部“吃拿卡要”问题一直是农民投诉热点,即便本该正常发放的低保证、土地证、惠民资金存折等,一些干部也故意迟发扣发,以便收取好处费,群众意见很大。
只有将权力晒出来,才能挤压权力寻租空间。以前,一些部门随便发个文件,就产生了一个行政权力事项,以至于谁都不知道行政权力事项总共有多少。经过梳理,去年5月,一份列有42项行政事项的“权力清单”出炉了。这份清单涵盖了所有的涉农行政事项,删除了大量不切实际、缺乏依据的事项,如“群众的钱币破损了,到银行兑换,需要村里先盖章”。
“权力清单”包括餐饮服务许可证、房屋确权证等42项行政事项,除了公布了事项名称、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是否收费、经办人、审批单位等情况外,还公布了监督电话。
“权力清单”遭遇“软抵抗”
“权力清单”晒出来了,但如何推行下去,却是一道难题。对于那些企图通过权力寻租的干部来说,“权力清单”无疑是割他们身上的“肉”。
一开始,奉节县将“权力清单”发到了各个乡镇,要求各乡镇公之于众,但遭到了一些干部的“软抵抗”:他们或者将“权力清单”张贴在不显眼的角落,或者贴上不久就悄悄撕掉。为了消除“软抵抗”,奉节县一方面推出标准化“权力清单”,要求各乡镇将标准化的“权力清单”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定期检查;一方面推出惩奖措施,对推行“权力清单”得力的干部进行提拔,对推行不力的予以处分。
记者在草堂镇政府看到,“权力清单”规范地张贴在门口的墙壁上。为了让“权力清单”进村入户,草堂镇还制作出了“权力清单”台历和挂历,免费向全镇村民发放,台历上印有镇党委书记、镇长的手机号码,接受群众投诉举报。
群众监督让“权力清单”成为“硬杠杠”
记者见到草堂镇镇长方康忠时,他正在与一名举报者短信交流。“这名群众给我发信息,反映村里吃低保不公平问题。”方康忠说,一些干部起初担心手机号码公开后群众会打骚扰电话,现在看是多虑了,实际上群众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反而经常发短信问寒问暖,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感情。
记者了解到,在“权力清单”推行过程中,草堂镇落实得好,效果明显,其党委书记得到了提拔。相反,那些执行打折扣的干部则受到了处分。石岗乡原党委书记,因为政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意见大,被降职使用。“一升一降”既体现了奖罚分明,也让干部群众看到了全县推行“权力清单”的决心。
“权力清单”推出之后,很快有长安土家族自治乡川前村村民举报称,村支部书记在低保评定、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不民主、不公开等情况。奉节县经过调查,发现该村低保发放确实存在问题。目前,该村支部书记不但被罢免了职务,县纪委也已立案调查。村民们说:“现在群众手里有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以及乡镇的举报电话,就像是把‘尚方宝剑’,村干部再也不敢乱伸手了。”
(新华社重庆2月7日电 记者韩振)
|